2022年6月—12月必考时事热点汇总+考题预测

adminadmin 欧冠直播 2024-02-07 27 0

  文案创作丨徐梦彦  设计制作丨徐梦彦学习资源4群QQ搜索群号:458345823教师资源2群(教用秘钥)QQ搜索群号:365429976独家课堂配套抖音搜索:hai53a

  1.2022年6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将为湿地保护修复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新阶段。

  2.2022年6月5日,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习近平致信祝贺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3.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示,截至目前,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4.2022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翟志刚、王亚平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决定授予叶光富“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决定指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收官之战,首次实现载人飞船径向停靠空间站。

  5.2022年7月7日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纪念日。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6.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7、2022年8月21日,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公布2022年获奖名单,李文辉获得“生命科学奖”,杨学明获得“物质科学奖”,莫毅明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8、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9.2022年9月1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秉承“创新、开放、精品、共享、融合”办节原则,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

  10.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加大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处罚,推动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防管控格局。

  11.2022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12.2022年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宣布,中国科学家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中,首次发现月球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

  13.2022年10月9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10月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对太阳的探测之旅。

  14.2022年22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太空授课。

  15.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习近平在大会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6. 2022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为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我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 。

  17.2022年11月2日电,为科学开展乡村绿化美化,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国家林草局等研究制定并印发《“十四五”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方案以“保护、增绿、提质、增效”为主线,持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贡献。

  18.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梦天实验舱转位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按计划,后续将开展空间站组合体基本功能测试和评估。

  19.2022年11月6日,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主题为“科学向新 共创未来”,共举办21场重要活动。

  20.2022年11月9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嘉兴的乌镇开幕,峰会以“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的首届年会。

  21. 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22. 2022年11月18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勇担责任 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本次会议以“开放、连接、平衡”为主题。

  23.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分别是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对接后,6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24.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4日至10日是我国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25.2022年12月5日,随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下行的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并交付,水稻和拟南芥种子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26.12月6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习近平指出,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022年6月—12月必考时事热点汇总+考题预测热点专题01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热点解读角度一:科技创新成就

  【聚焦热点】

  热点一:2022年11月9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开幕,主题为“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

  热点二: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热点三:十年来的创新成就:这十年,我国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1.91%提高到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2位。高铁、5G网络等建设世界领先,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中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热点四: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并“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启,并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三名航天员在轨介绍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实验,介绍对植物生长研究项目进行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热点五:2022年7月24日,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7月25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

  【常考设问】

  1.为什么我国科技要自立自强?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源泉。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科技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

  ③只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

  2.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④我国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科学家精神,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⑤广大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发扬实干、勇于创新的精神。

  3.我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不断涌现有何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②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

  4.我国应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①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尊重人才,重奖人才,优化人才奖励机制,发挥优秀人才在创新中的作用,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②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③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

  5.我国科技成果的取得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身上哪些品质?

  ①热爱祖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无私奉献,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③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④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⑤坚持不懈,艰苦奋斗。

  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等。

  6.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①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③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7.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④要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⑤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

  8.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能否表明我国已经是科技强国?

  (1)不能。(2)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角度二:科技创新人物

  【聚焦热点】

  热点一:2022年11月15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海口召开。省委书记沈晓明指出,海南科技创新要遵循“三个逻辑”,坚持筑独特的巢、引最好的凤,用好独特的资源禀赋,搭建独特的科研平台,聚集一流的科技创新资源;坚持只做有用的创新、不为创新而创新,聚焦国家所需、海南所能、产业所趋、民生所盼四个主攻方向,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为主体,立足于现实发展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个最大优势和最重要特色,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创新体系,努力在国际科技创新战略全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热点二:2022年11月13日,“成都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成都七中初中部举行。据悉,大赛从今年3月启动以来,全市23个区(市)县、市属学校、市青少年宫分别举办相关赛事和评选,共推选出3395项作品参加市级赛事。现场,公布并颁发了“优秀青少年科学影像奖”“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奖”“优秀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奖”“优秀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奖”“优秀组织奖”“科协主席奖”和“蓉城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七大奖项。

  【常考设问】

  1.表彰、奖励科技工作者说明了什么?

  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鼓励创新,重视人才培养。

  ②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我国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

  2.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有哪些深远影响?

  ①有利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充分发挥奖励机制的作用,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科技事业作贡献。

  ④有利于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豪感,提升民族凝聚力。

  ⑤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3.在你的心目中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和担当?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品德高尚、治学严谨;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等等。

  4.请你为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④奖励科技创新型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⑤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5.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大赛的原因何在?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

  ③这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④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开阔科学视野,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创新热情。

  ⑤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发展,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夯实人才基础。

  6.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大赛,你会落实哪些行动?

  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

  ②发扬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⑤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创新发展贡献力量。热点专题02 坚持人民之上,促进乡村振兴热点解读角度一:坚持人民之上

  【聚焦热点】

  热点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热点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热点三: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加强震情监测,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常考设问】

  1.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

  2.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对我们党提出了哪些要求?

  (1)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3)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4)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5)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6)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

  3.党和政府为什么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5)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6)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7)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这彰显了哪些道理?

  (1)党和政府坚持生命至上、尊重生命、护佑生命。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

  (3)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4)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5.近年来我国地震成高发态势,请你为大家介绍两条防震救灾小知识。

  (1)如果来不及从建筑物中撤离,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有利于避震的地方进行紧急避险。

  (2)如果在室外遇到地震,决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更不能在高楼下、桥下、狭窄的胡同里等地方停留。

  (3)应远离电线杆、广告牌等容易坍塌和坠落的物体,选择在开阔地带避险。

  角度二:助推乡村振兴

  【聚焦热点】

  热点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热点二:“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青年农创客,我们将鼓足干劲,脚踏实地投身农业,发挥科技力量,团结更多优秀青年投身乡村创新创业。”2022年11月14日至15日,2022乡村人才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大会在浙江建德召开。浙江省着力构建乡村人才成长环境,积极探索乡村人才培育模式,通过建立浙江省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以资源互动、人才流动、互学互比,点燃乡村“双创”热潮。

  【常考设问】

  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这说明了什么?

  (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5)党和政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6)党和政府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2.党和国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有哪些重要意义?

  (1)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有利于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3.绘制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国家应该如何做?

  (1)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富裕乡村。

  (2)加强人才、科技、资金等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建设文明乡村。

  (4)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建设法治乡村。

  (6)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美丽乡村。

  4.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可以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做些什么?

  (l)主动学习和宣传党的有关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支持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2)积极参加支援乡村建设的公益活动,勇担社会责任。

  (3)积极就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4)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打下基础。

  5.请你列举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解决农村问题的举措。

  (1)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加大投入。

  (4)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实施“蛋奶工程”。

  (5)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6)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公共服务等。

  6.我国乡村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其他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⑤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⑦凝聚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发展理念?

  (1)共享的发展理念。

  (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热点专题03 发展全过程民主,推进民主与政治热点解读

  角度一:全过程民主

  【聚焦热点】

  热点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热点二:十年来,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审议有关监督工作的情况的报告150多件,检查50多部法律的实施情况,共开展专题询问25次,专题调研45项;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共有217件次的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收到120多万人次提出的380多万条意见建议;截至2022年7月底,协商方式和平台载体不断创新完善,全国政协召开18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0次专题协商会,14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51次专家协商会,16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截至2022年7月底,全国政协共收到提案58000多件;经审查立案47000多件;党的十八大至2022年7月底,党中央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政党协商会议185次。

  热点三: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22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上听取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说明。这次修改地方组织法,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在总则中明确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

  热点四:2022年6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2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法治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法治蓝皮书》披露,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在这个关键起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不断把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

  【常考设问】

  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为什么要强调“发展全过程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民族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⑤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请你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我国人民民主重要形式有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意义)。

  ⑤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谈谈我国发展全过程民主的意义。

  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②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5.公民在实现全过程民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⑤需要公民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自觉信仰。

  6.应该如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①党的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发展全过程民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③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要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角度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聚焦热点】

  热点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热点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热点三:2022年上半年“打虎”成绩单。2022年7月19日上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2022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175.2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73.9万件,谈话函询15.1万件次,立案32.2万件,处分27.3万人(其中党纪处分22.7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21人,厅局级干部1237人,县处级干部1万人,乡科级干部3.4万人,一般干部3.8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8.9万人。这表明“打虎”“拍蝇”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彰显着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以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严惩腐败。

  热点四: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常考设问】

  1.为什么说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为什么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①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我国如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①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②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③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④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4.反腐一直在路上,反腐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哪些法律观点?

  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④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

  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5.请你为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②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全面依法治国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①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厉行法治。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②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③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④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⑤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⑥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热点专题04:践行绿色发展,共建美丽中国热点解读

  角度一:坚持绿色发展

  【聚焦热点】

  热点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热点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热点三:202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习近平总书记为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致贺信。他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热点四:2022年8月16日,习近平来到锦州东湖森林公园,考察当地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情况。公园位于小凌河和女儿河交汇处北侧。2014年起,锦州市对两河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并沿河修建了10余千米绿化带,形成了滨河健身休闲带状公园。习近平察看小凌河沿岸生态环境。他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常考设问】

  1.习近平总书记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①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②党和国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的理念。

  ③党和国家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中国这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告诉了我们什么?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就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就要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的梦想。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3.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发展理念、科学理念、总体布局、社会目标分别是什么?

  (1)基本国策:①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3)发展理念:绿色发展。

  (4)科学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

  (6)社会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兑现“碳中和”承诺,表明了什么?

  ①中国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②中国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5.请你为建设美丽中国献计献策。

  (1)国家: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加快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绿色低碳经济;③完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力度;④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树立和强化人民群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⑤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和能源危机;等等。

  (2)企业: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和使用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节能低碳;②加大环保投入,加大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可再生资源利用回收率;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等等。

  (3)个人:①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②从身边小事做起,履行环保义务;③树立绿色消费理念;④积极参与各种环保行动;⑤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角度二:垃圾分类

  【聚焦热点】

  热点一:2022年8月24日,广东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会议,正式启动对该部法规的执法检查。该条例于2020年实施,深圳市垃圾分类进入法治化的新阶段,由“倡议时代”步入“强制时代”。

  热点二:“全链条”、“全方位”、“全员化”,2022年3月山东省垃圾分类工作进入强制实施阶段。一是加强科学管理,打造“全链条”分类新体系。二是完善政策法规,构建“全方位”推进新机制。三是推动习惯养成,倡树“全员化”参与新风尚。

  【常考设问】

  1.实行垃圾分类,加强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②有利于缓解资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2.做好垃圾分类,知识先行,请你列举生活中的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生活垃圾中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3.我们青少年如何为垃圾分类作贡献?

  ①树立垃圾分类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②严于律己,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③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

  ④做垃圾分类宣传员,积极争当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志愿者。

  ⑤就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角度三:三孩政策

  【聚焦热点】

  热点一:2022年11月9日,河北日报消息,河北衡水发布最新生育政策,生三孩补贴5000元。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发现,2022年多地已出台针对三孩家庭的育儿补贴政策,现金补贴、购房优惠、延长假期等形式多样。

  热点二: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闭幕会在北京举行,表共适过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热点三:2022年9月16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二孩、三孩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并按年度发放800元育儿补助;对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婴幼儿购买意外伤害险给予每人每年50元参保补贴。

  【常考设问】

  1.我国的人口现状及新的特点。

  ①人口现状: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②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2.我国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②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③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④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3.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①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意义。)

  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

  ③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热点专题05:加强文化建设,厚植文化自信热点解读

  角度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聚焦热点】

  热点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热点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中国队再次因缺席而引人关注。但即使没有中国球队在场,中国的软实力也一直在赛场上。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乘专机抵达卡塔尔的大熊猫“京京”“四海”、中国企业承建的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承担着球迷、官员以及媒体记者的运送任务的新能源客车……随处可见2022卡塔尔世界杯赛场内外与中国相关的元素!网友:从裁判、大熊猫到中国制造……这届世界杯“含中量”有点高!

  热点三:“冬奥”盛会带动“冰雪经济”,“女足”夺冠彰显巾帼风采,“美丽中国”折射“非凡十年”,“二十大”擘画宏伟蓝图……“汉语盘点2022”启动仪式11月21日在京举行,将评选“年度字词”,通过字词勾勒年度热点。 “汉语盘点”活动已连续举办17年,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热点四:2022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全面展示山东省非遗保护成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根据省文旅厅统一部署,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激发非遗活力创造美好生活”“乡村振兴非遗同行”为口号,精心策划系列非遗宣传展示体验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

  【常考设问】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3.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开展有何必要性?

  ①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②是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需要。

  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④是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⑤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情感的需要。

  ⑥是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需要。

  ⑦是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③是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遏止破坏文化遗产行为的需要。

  ⑨是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的需要。

  4.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展的意义是什么?

  ①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④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⑤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情感。

  ⑥有利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⑦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⑧有利于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5.保护文化遗产,国家与政府应怎么做?

  ①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②执法机关加大对破坏文化遗产行为的打击力度。

  ③利用文化遗产对人民群众进行传统文化教育。④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影、报刊等媒体,对外宣传本国的文化遗产等。

  6.青少年应该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①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宣传文化遗产,弘扬历史文化,扩大中华影响,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做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②要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融合多元文化。

  ③了解我国民间文化遗产,积极宣传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④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自觉履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⑤积极投身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作贡献。

  7.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8.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角度二:中外文化交流

  【聚焦热点】

  热点一:2022年7月5日,第三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中外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为中国孩子带来世界,为世界孩子带来中国,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现当代中小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风采,促进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充分发挥语言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中外经典诵读学习交流重要平台。

  热点二:2022年11月21日,中越主题出版交流合作工作会议日前以线上方式举行。本次会议的主旨是落实中越两党最高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充分发挥两党权威出版机构的政治引领作用,推动两党两国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热点三:2022年11月18日,中国藏书阁“云端”对话意大利古老图书馆的活动在浙江宁波举行。

  【常考设问】

  1.我国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这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我国坚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③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2.我国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有何重大意义?

  ①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

  ④有利于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动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⑤有助于加快我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⑥有助于我国在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⑦有利于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国家走近中国,了解中国,正确看待中国。

  3.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①要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与时俱进。

  ②要积极参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和活动。

  ③要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能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代表本地区的传统技艺。

  ④学会辨别是非,抵制不健康的不良文化,勇于同消极的、落后的思想文化作斗争。

  ⑤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

  ⑦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4.在文化交往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我国应该怎么做?

  ①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②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③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④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⑤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角度三:当代青年应以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聚焦热点】

  2022年的毕业季,不少大学生选择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有的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投笔从戎,有的笃定为民服务,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挥洒汗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坚定选择,展现出当代青年浓厚的家国情、强国志。只有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时代发展中找准人生目标,在国家需要中校准价值坐标,才能收获更加开阔的人生。“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令人难忘,“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令人动容。以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从五千年文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当代青年定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汇聚青春力量。

  【常考设问】

  1.从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角度,谈谈青年的选择给你的感想。

  ①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③百年接力,强国有我,我们这一代人必将肩负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2.当代青年如何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①增强爱党爱国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服务和奉献社会。

  ②心怀爱国之情,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③坚定理想信念,勇于砥砺奋斗,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等。

  3.从我和祖国的关系角度,概括我们应肩负的责任。

  ①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

  ②树立崇高远大理想,热爱祖国,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做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⑤发扬实干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4.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谈谈厚植家国情怀对广大青年的启示。

  ①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

  ②注重修养、勇于实践。

  ③明辨是非、善于选择。

  ④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热点专题06: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热点解读

  角度一:促进民族团结

  【聚焦热点】

  热点一: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同志午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热点二: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习近平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

  热点三:2022年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铁路(以下简称“和若铁路”)开通运营,和田至若羌11小时26分可达。至此,新疆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长达2712千米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和若铁路通车,结束了和田地区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等地不通火车的历史。

  【常考设问】

  1.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②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③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④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⑤我国各民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2.请列举近年来国家为促进新疆繁荣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进行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

  ③积极开展对口援疆。

  ③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

  ④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人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3.请你列举“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新疆发生历史性转变、取得历史性成就,这说明了什么?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好制度。

  ②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5.党和政府重视做好新疆工作的原因有哪些?

  ①是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要求。

  ②是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③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⑤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6.和田至若羌铁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③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④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

  ⑤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⑥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7.在过去的时间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坚持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⑤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⑥新疆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⑦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8.请你为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更快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加大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支持力度,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③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大力扶持新疆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⑤加大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守好生态环境生命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⑥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

  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⑧因地制宜,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当地特点的发展道路。

  9.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①我们青少年要树立民族团结意识,认识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②尊重各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积极宣传少数民族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揭露民族分裂分子的丑恶嘴脸,不信谣、不传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

  ④勇于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和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⑤自觉拥护、积极学习、了解和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⑥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角度二:香港回归25周年

  【聚焦热点】

  热点一:2022年11月18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及驻辽宁联络处主办的“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砥砺奋进廿五载 携手再上新征程”巡回展览在长春开幕。展览以文字、图片、视频及互动装置,展现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在法治、经贸、教育、民生等领域努力的成果及最新发展。

  热点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热点三:2022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25年来,在祖国全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常考设问】

  1.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中学生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①参观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成就图片展。

  ②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③召开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班会。

  ④制作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专题板报。

  2.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说一句祝福语。

  ①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

  ②香港回归纪念日,祝福香港欣欣向荣,再续辉煌!

  ③香港繁荣气象新,华夏富强正腾飞。

  3.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活动的举行有何重要的意义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①有利于展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来我国发展的伟大成就。

  ②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有利于坚定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⑤有利于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等。

  4.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请你简单谈谈对这一制度的认识。

  ①“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②“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5.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①“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②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③党和政府制定的“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推进“一国两制”的事业,既符合香港同胞的利益和愿望,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⑤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⑥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对香港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各民族地区稳定繁荣的重要保障。

  6.香港顺利回归25年来保持繁荣稳定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③“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⑤香港人民的团结奋斗。

  7.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②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提升香港民众的幸福感。

  ④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⑤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⑥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8.中央政府坚决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有哪些作用?

  ①有利于提高和改善香港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繁荣稳定。

  ③有利于巩固香港与内地紧密联系。

  ④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9.为了更好地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应该怎么做?

  ①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②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

  ③坚持依法治港,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

  ④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⑤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⑥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共同维护和谐稳定。

  角度三:实现祖国统一

  【聚焦热点】

  热点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伟大祖国永远是所有爱国统一力量的坚强后盾!

  热点二::2022年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进一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和政策,祖国统一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

  热点三:2022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的回信中指出,得知你们因海峡青年论坛同大陆结缘,在大陆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舞台,亲历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感受到了两岸同胞一家亲的热切感情,我很欣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我们将一如既往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创造良好条件,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希望你们多向台湾青年分享自己在大陆的经历和感悟,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大陆,同大陆青年同心同行、携手打拼,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异彩。

  【常考设问】

  1.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吗?

  (1)有利条件:①“一国两制”基本方针。②港澳回归祖国的成功经验。③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④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⑤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和支持。⑥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不利因素(障碍):①台湾岛内有些人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②某些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2.为什么说要“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②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③中华民族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④“台独”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阻碍台湾和大陆的发展。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⑤“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党制定和实施的对港澳、对台的大政方针,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

  ⑥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3.试分析西方某些国家“以台制华”的危害。

  ①严重挑衅国际公认的政治法律秩序。

  ②违背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利于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

  ③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伤害了中华儿女的感情。丝毫不能改变主权归属中国的国际法地位,必将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最终将以失败而告终。

  4.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努力,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国家应该怎么做?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②坚持“一国两制”与“九二共识”,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③坚决反对“台独”“一中一台”等任何旨在分裂祖国的行径。

  ④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条件。

  ⑤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决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⑦加强国防建设,威慑国内外敌对势力。

  ③加强国防教育,增强人们的国防意识。

  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

  5.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能为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些什么?

  ①积极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②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建设祖国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本领。

  ③积极宣传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和立场,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④努力学习,加深对台湾的了解,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念。

  ⑤积极参与两岸的合作与交流,用实际行动促进两岸人民友好交往。

  ⑥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勇于

  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⑦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维护祖国利益作贡献。2022年6月—12月必考时事热点汇总+考题预测

  学霸都在看

  2022年6月—12月必考时事热点汇总+考题预测

  没人能替你努力!不拼命就是上不了重点!

  怎么骂醒疫情下想拿下清北,却网课无力的高中生?

  英语书面表达高分技巧+黄金必备模板

  网课成就了无数黑马,也把无数尖子生拉下马

  高一、高二、高三各学年分层提分方案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九年级历史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及常考问答题题解分单元汇总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2022年七上道德与法治(背诵冲刺+针对训练)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八年级历史

  请认准

  唯一官方配套抖音

  搜抖音号:hai53a2022年6月—12月必考时事热点汇总+考题预测2- 长按复制此条消息,打开抖音搜索,查看TA的更多作品。https://v.douyin.com/6Qyep6X/给 53小蛐蛐儿

  鼓励一下

  2022年6月—12月必考时事热点汇总+考题预测

  赞完再走2022年6月—12月必考时事热点汇总+考题预测

2022年6月—12月必考时事热点汇总+考题预测

2022年6月—12月必考时事热点汇总+考题预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